大发网址|大发网址
大发网址2023-01-31 16:05

大发网址

一日即四季 四季如一日……这是专属辽宁舰的“春夏秋冬”******

  新春走基层丨一日即四季 四季如一日……这是专属辽宁舰的“春夏秋冬”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十年来,航迹不断延伸,使命向深蓝拓展。无论寒冬酷暑,舰员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为战舰破浪前行、战鹰高空翱翔提供坚实保障。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走进海军辽宁舰,一起感受官兵们别样的“春夏秋冬”。

  辽宁舰舰员  

  一天之内感受四季变化

  这里是海军辽宁舰,上下有20多层甲板,舰员们分布在几十个不同岗位上,辽宁舰的训练海区也从渤海直到西太平洋。舰员们可以在一个航段,甚至一天之内,经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出海期间,在一天的巡查中,工作人员从深舱走到甲板、机库,见证了从夏季到冬季的气温变化。

  现在的辽宁舰出海执行任务,经常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气温相差30℃。在这样的环境下,气象水文保障对航母航行、舰载机起降至关重要。

  舰艇上的“气象台”

  辽宁舰气象班每天都要观测风向风速、能见度和各类天气现象,对危险天气进行预警预判。他们观测的实时数据会提供给预报员,最终变成送到驾驶室、塔台的气象保障建议。

  一次任务中,歼-15战斗机正在进行起降训练,气象研判两个小时后有零星降水,建议尽快结束飞行。当时,海区内还是一片晴空,大家都对天气会商的结果产生了怀疑。但两个小时后,云雾逐渐笼罩,降水如期而至。

  辽宁舰的气象水文中心是全军第一家设立在舰艇上成建制的“气象台”。他们在波谲云诡的远海大洋中洞悉战场风云,伴着辽宁舰的深蓝航迹不断成长,为航母和战鹰保驾护航。

  从冬天出发

  一路驶向夏天

  甲板上,一架架歼-15飞机依次起飞、精准着舰。身穿紫色甲板识别服的航空油料兵承担着为战机加油的工作。在辽宁舰执行任务中,每天天还没亮,航空油料兵就得早早来到飞行甲板,开始一天的保障准备。

  他们也是最靠近舰载机的人,也是最直观地感受着温湿、冷暖变化的人。有时候一个航次下来,他们从冬天出发,一路驶向夏天。无论气象条件如何,他们始终坚守在战位。

  从北到南,气温从零下上升到二十多摄氏度,甲板保障人员脱下了厚重的防寒服,换上了轻便的夹克。

这就是专属辽宁舰的“春夏秋冬”

一日即四季 四季如一日

航母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践行枕戈待旦 胜战有我的

铮铮誓言

挖掘机“舞”起来!各地“拼开工”,经济发展添活力******

  中新网2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挖掘机铁臂高举,装载车来回穿梭,脚手架上焊光闪耀,施工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多地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1月31日,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1月31日,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周钢 摄

  各地“拼开工”,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

  兔年开工第一周,最忙的地方可能要数全国各地的施工现场了。为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各地加足马力。中新财经记者注意到,近日,河南、陕西、云南等多地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吹响加速建设的“集结号”。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首日,河南省就迎来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数千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其中,仅开工项目就达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

  同日,陕西省第一季度795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5646亿元,年度投资2285亿元;云南省举行了2023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今年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675个,总投资1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4亿元。

  在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雄安新区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建设正加紧进行。1月28日,雄安新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共43个,总投资416亿元。

  1月31日,武汉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共有30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参与集中开工,总投资3020亿元,涵盖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各个动力或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消费投资。而在投资领域,相关项目的开工建设问题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

1月28日,雄安新区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1月28日,雄安新区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 刘向阳 摄

  “从目前情况看,各地行动都较为迅速,纷纷启动相关投资项目,这也体现了地方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心。”赵锡军认为,只要这种行动能够持续,不断取得成效,对今年经济的总体恢复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地定下年度投资“目标”,新基建成重点

  多地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同时,部分省市还公布了2023年全年重点项目投资情况。

  如,广东今年将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福建确定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

  从近期各地集中开工项目以及披露的年度重大项目清单看,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成为投资重点之一。

  除了公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多地也针对2023年投资设定了“小目标”。

  GDP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的广东,近日明确了“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目标。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1月29日在发布会上表示,综合考虑重大项目安排及资金要素等保障,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总规模将迈上1万亿元的新台阶。

  被称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2023年也将目标设定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杜月认为,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有利于从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和扩大当期需求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月29日,福建福州,中铁工人在滨海快线施工工地作业。1月29日,福建福州,中铁工人在滨海快线施工工地作业。王东明 摄

  “真金白银”安排上,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推进重要投资项目的落地落实,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国家层面,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发改委还提到,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继续用足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的经验做法,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强化要素保障。

  争取资金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各地也在行动。

  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近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将积极推动一批项目新增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方案盘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用地等支持,力争今年国家基于广东专项债额度超过去年。

  近日,上海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到,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REITs等扩大投资政策和工具,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

  在赵锡军看来,投资项目在建设期间,除了设计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外,真正操作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安排。“只有资金到位,项目才能顺利开展,形成有效的实物工作量。”

  “因此,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保证项目资金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是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者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赵锡军称,就目前来看,在资金安排上,中央和各相关部门有各种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也会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等,确定相关资金的供应方案和相应的一些安排。

  近期,多地披露2023年预算报告。数据显示,多地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限额相比2022年有所增加。如,河北省预算报告显示,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为1286亿,相比去年增长73.8%。

  赵锡军表示:“在当下,一个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目前各地对于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筹措资金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均非常重视。”(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网址地图